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新兴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新兴527400 [2]新兴县人民医院甲乳外科,广东新兴527400
出 处:《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年第7期1014-1016,共3页Moder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基 金:云浮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WS202055)。
摘 要:目的探讨各免疫组化标记物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理科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60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形态学特点,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细胞角蛋白(CK5/6)、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P63抗体(P63)、雌激素受体(ER)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观察各标记物在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表达情况,评估联合应用各标记物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乳头状病变中:49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IP),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IP伴ADH),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原位癌(IP伴DCIS),5例实性乳头状癌;IP的CK5/6上皮细胞(大部分+)、肌上皮(完整,+)、SMMHC和P63肌上皮(完整,+)、ER斑片状(+)、Laminin基底膜(完整,+);IP伴ADH或伴DCIS的CK5/6乳头状瘤上皮细胞(+)、非典型上皮或导管原位癌细胞(-)、SMMHC和P63肌上皮(完整,+)、ER斑片状(+,非典型上皮细胞均匀+,导管原位癌弥漫强+)、Laminin基底膜(完整,+);SPC的CK5/6肿瘤细胞(-)、肌上皮(-)、SMMHC和P63肿瘤细胞(-),肌上皮(少数+,或-),ER(弥漫强+),Laminin基底膜(不完整+)或基底膜(-)。结论联合应用CK5/6、SMMHC、P63、ER及Laminin可提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3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