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昕峰[1] 安岩[1] 曾成[1] Wu Xinfeng;An Yan;Zeng Cheng(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Beijing 100082,China)
出 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年第6期426-43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基 金:北京积水潭医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YGQ-2019XX)。
摘 要:目的探讨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2月—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3例,女157例;年龄25~70(50.6±10.4)岁;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L4/5273例、L5/S1227例。患者均行椎间孔镜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6个月行MR检查。观察指标:(1)评估手术疗效,比较术前和术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2)测量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椎间盘还纳值、硬膜外压痕纵轴值;(3)观察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椎间孔、侧隐窝的狭窄发生率,计算手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椎间隙高度率的变化;(4)分析术后1个月硬膜外压痕纵轴值与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5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1)患者术后1、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81±0.94)和(2.50±0.65)分,均低于手术前的(7.14±1.48)分;JOA评分分别为(20.64±3.26)和(27.03±2.45)分,均高于术前的(16.06±2.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2、P=0.010;F=4.15、P=0.016)。(2)患者术后1、6个月的硬膜外压痕纵轴值分别为(6.37±2.47)、(6.37±2.65)mm,均低于术前的(8.45±3.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34,P<0.001);术后1、6个月的椎间盘还纳值分别为(5.25±2.06)、(5.30±2.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720)。(3)术后1、6个月患者的椎间孔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2%(56/500)、3%(15/500),侧隐窝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2%(31/500)、1%(5/500),均低于术前的48.2%(241/500)和20.4%(1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2.01、120.71,P值均<0.001)。术后1、6个月患者的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16)。(4)术后1个月硬膜外压痕纵轴值与患者VAS评分呈正相关(r=0.73,P=0.015),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0.68,P=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