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术后恢复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出 处:《中国医刊》2022年第8期904-90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ICU收治的720例全麻气管插管下心脏大血管手术后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期间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泌尿系感染、纵隔感染及切口感染)分为院内感染组(41例)和无院内感染组(67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ICU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主要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720例全麻气管插管下心脏大血管手术后患者中41例发生院内感染,占5.7%,其中肺部感染39例(5.4%),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OR=1.592,95%CI 1.074~3.042,P=0.02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555,95%CI 1.743~95.099,P=0.012)、吸烟史(OR=2.310,95%CI 1.898~53.443,P=0.007)及呼吸机使用时间(OR=1.016,95%CI 1.009~1.024,P<0.001)是心血管外科术后ICU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3.6%),其后依次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0.1%)、光滑假丝酵母菌(8.8%)、白假丝酵母菌(8.1%)、金黄色葡萄球菌(6.1%)。结论心血管外科术后发生的ICU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NYHA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史及呼吸机使用时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