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新品种桂蚕14号与桂蚕15号在柳州农村的试养初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贝建设[1,2,3] 谭汪英 莫琳 覃丽双[1,2,3] 何田华 覃耀冠 

机构地区:[1]广西农业科学院柳州分院,广西柳州545003 [2]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西柳州545003 [3]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柳州分院,广西柳州545003

出  处:《农业与技术》2022年第14期1-5,共5页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nycytxgxcxtd-2021-02-07);广西农业农村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建设”(项目编号:桂农厅办发〔2022〕27号)。

摘  要:了解家蚕新品种“桂蚕14号”和“桂蚕15号”2对品种在柳州市农村饲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为今后在柳州市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春秋两季在柳州市农村对“桂蚕14号”、“桂蚕15号”与当地主推蚕品种“两广二号”进行农村饲养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桂蚕14号”、“桂蚕15号”表现出孵化齐一、眠起较齐、体质较强健、食桑旺盛、对叶质适应性较好、熟蚕较齐、营茧快等特点。“桂蚕14号”雌蚕营金黄色茧,雄蚕营白色茧;“桂蚕15号”雌蚕营金黄色茧,雄蚕营绿色茧。蚕期发育经过与“两广二号”基本相同,“桂蚕15号”龄期略短;与“两广二号”相比,“桂蚕14号”的死笼率降低了3.50%,健蛹率提高了3.50%,全茧量降低了4.13%,茧层量降低了4.93%,茧层率降低了0.17%,公斤茧颗数提高了4.55%,张种产茧量降低了0.91%,张种产值降低了1.15%;“桂蚕15号”的死笼率降低了3.60%,健蛹率提高了3.65%,全茧量提高了0.65%,茧层量降低了0.35%,茧层率降低了0.23%,公斤茧颗数降低了0.55%,张种产茧量提高了0.23%,张种产值降低了0.48%,各项主要指标表现均不同程度优于或与“两广二号”相仿,初步反映出“桂蚕14号”与“桂蚕15号”2对新品种适宜在柳州市农村春秋季饲养。

关 键 词:家蚕 “桂蚕14号” “桂蚕15号” “两广二号” 农村试验 

分 类 号:S882[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