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晓东[1] 姜涛[1] 李国华[1] Wu Xiaodong;Jiang Tao;Li Guohua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2年第7期90-101,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学是现代文学史上有待厘清脉络以深入开掘的“富矿”。为了推动这一时段文学的研究走向深入和立体,本刊特邀请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和关心的吴晓东、姜涛、李国华三位学者进行对话,讨论40年代文学的“世界感觉”“流动性”和“地方性”等问题,以及相应的文体跨界、反讽面貌等形式诗学、文化诗学问题,其中涉及20世纪历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战时语境、民族国家、文化自信、文艺生产以及文艺组织等诸多议题,指向的是一种把形式与内容、作家和读者等固有的二分法打散之后的理解文学的全新范式。吴晓东教授主持了这次对话,孙慈姗协助三位学者共同整理文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