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燕[1] 王燕玲[1] 何爱伟 柏淑英[1] 邵建赟 窦瑜贵[1] 郑菁[1] 孙玮[1] 曹永琴[1]
机构地区:[1]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2]甘肃省两当疗养院
出 处:《中国地方病防治》2022年第2期147-14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ontrol of Endemic Diseases
基 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T09-02)。
摘 要:目的 掌握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水源型高砷区改水进度、改水工程运行使用情况、水砷含量及病情,为科学防治和评价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覆盖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全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水源型高砷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8个县69个自然村,其中病区村12个、高砷村57个;69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改水,改水率100%,改水工程水砷合格率100%,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98.55%。砷中毒现症患者145人,患病率0.84%,以男性59.31%、汉族57.93%、文盲和小学学历为主86.21%,年龄分布在14~92岁,平均年龄(63.41±17.74)岁。轻、中、重度患者分别占53.11%、33.79%和13.10%;各县区轻、中、重度患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450.428,P<0.01);未发现新发砷中毒疑似患者、鲍温氏病和皮肤癌患者。患者皮肤三联征以色素脱失69.06%和掌跖角化53.96%为主;30.22%的患者有一种体征,39.56%的患者有两种体征,30.22%的患者有三种体征。结论 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达到消除标准,建议建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效维护机制,持续巩固防治成果;给予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医疗救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