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学明 周楠 苏銮勇 马金梅 范冰 魏海燕 杨威 何继荣 马雪峰 汪淑艳
机构地区:[1]吴忠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宁夏吴忠751100
出 处:《农技服务》2022年第7期61-65,共5页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摘 要:吴忠黄河湿地芦苇呈植株矮化、叶片缩小等退化趋势,为退化芦苇群落恢复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斜茎法和起墩法栽种芦苇,对芦苇的株高、株径、成活株数、盖度、节间数和展叶数等生长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斜茎法的株高、株茎、节间数、展叶数均优于起墩法,其中,斜茎法的株高为151.81 cm,较起墩法高26.48 cm;株茎为0.61 cm,较起墩法粗0.18 cm;节间数为11.21个,较起墩法多0.81个;展叶数为8.56个,较起墩法多0.75个。起墩法的成活株数和盖度多于斜茎法,分别较斜茎法多10.23株、9.78百分点。斜茎法的芦苇总生物量、茎生物量、花生物量和茎叶花生物量均高于起墩法,起墩法叶生物量较斜茎法高。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因子为株高、株茎、盖度、节间数、展叶数,其贡献率为70.04%;第二主成分因子为成活株数,贡献率为21.85%。在芦苇群落恢复中,起墩法种植的芦苇生活力更强,可以获取较高的成活株数,可加速芦苇群落的恢复;斜茎法种植的芦苇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可以增加芦苇群落美观性。在实践应用中,斜茎法种植的芦苇可获取较高的生物量,可作饲料和工艺品原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