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21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14期39-43,共5页China's Naturopathy
摘 要:目的:观察择时选穴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择时选穴针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肌张力量表(M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静态平衡指标,以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底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臂旋前肌群、臂屈肘肌群、髋内收肌群、屈膝肌群的MAS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FMA评分、FAC分级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前后运动标准差、左右运动标准差、前后运动速度、左右运动速度、运动长度、运动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外周血EPCs、VEGF、SDF-1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择时选穴针刺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改善肌力和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EPCs、VEGF、SDF-1α含量有关。
分 类 号:R245[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