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华杰 谢媛媛 魏惠珍[1,2] 吕尚 金浩鑫[2] 饶毅[1,2]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2]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00 [3]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中成药》2022年第7期2341-2349,共9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项目(1242000404);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2211437);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21BSZR021);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专项(JZYC18B01)。
摘 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平台获取六味地黄丸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衰老相关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D-半乳糖法建立小鼠急性衰老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SOD、GSH-Px活性、MDA水平和血清、脑组织、肾组织中IL-1β、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端粒长度,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六味地黄丸含193种潜在活性成分,作用于481个靶点,与衰老相关靶点重合者有431个,KEGG通路有181条。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OD、GSH-Px活性增强(P<0.05),MDA水平降低(P<0.05),端粒长度增加(P<0.05),血清、脑组织和肾组织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5),而六味地黄丸中、高剂量组脑组织NF-κB p65表达降低(P<0.05),并从细胞质中游离至核内。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增强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端粒DNA损伤,降低端粒变短效应,减缓老化细胞的积累,干预促炎因子表达和NF-κB p65入核,影响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最终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