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明宇 李婧[2] Gao Mingyu;Li Ji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100033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70
出 处:《南方金融》2022年第6期3-16,共14页South China Fina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人民币从外围货币向中心货币升级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AJL0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贸易网络特征与人民币国际化--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项目编号:2020M680802)的资助。
摘 要:贸易因素是一国货币发展成为国际货币的核心驱动力量。本文基于全球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构建世界贸易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中国2001年至2016年的贸易网络特征,并分析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贸易网络特征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稳健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贸易网络联系强度自2005年起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持续上升,中间中心度和网络异质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出现下降趋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结果与状态空间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中国贸易网络特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网络联系强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应继续优化贸易网络,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巩固人民币在亚洲区域的影响力,建立亚洲的人民币循环系统;重点关注人民币官方记账职能的发挥,通过更加广泛的地域分布形成网络效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