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泽亮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
出 处:《专利代理》2022年第2期107-112,共6页Patent Agency
摘 要:假冒专利罪保护的具体法益内容应确定为“公众对专利标示制度的信赖”。以此法益内容为前提,假冒专利罪客观行为的本质在于徒有专利之“名”,而无专利之“实”,以此引起公众误认为所涉技术系专利技术,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理论上冒充专利行为符合假冒专利罪的行为本质,情节严重时可以被判定为此罪,但立法文本中“他人”二字成为释法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未来应予删除。假冒他人专利同时非法实施他人专利属于“名”副其“实”,此时公众对专利标示制度的信赖未受到侵害,故应将此类行为排除在假冒专利罪的客观行为之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