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2]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领导科学》2022年第8期15-19,共5页Leadership Science
基 金: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高精尖学科建设科研专项“国家安全协同治理:‘情境-意识-行动’沙漏模型的构建与思考”(项目编号:2019GA33)。
摘 要:近年来,随着腐败治理与行政问责的持续深化,高官腐败与基层懒政成为观察权力运行之两端的途径。在行政人假设视角之下,在权力体系中居高位者的逐权与身处基层者的去权努力,预示着权力极化现象的存在。权力极化的精神实质表现为对他人的影响力与对自身安全力的强化,实践中呈现为极大化与极小化两种倾向。处权力高位者安全敏感度低,偏好权力极大化以增加影响力,呈现出权力扩张、组织膨胀、权力侵蚀等极大化倾向;居低位者因应时局,安全敏感度高,偏好权力极小化以规避责任,渐成权力收缩的极小化倾向。权力极化在治理实践中预示着权力公共性迷失、权力结构失衡以及社会道德失序的风险。在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需要重视权力的自生产与调控机制,重视权力制度生态的培育,警惕官僚个体的理性,规避权力极化带来的治理风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