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玲俐 王晓平[1] YANG Lingli;WANG Xiaop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Tongren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336,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336
出 处:《世界临床药物》2022年第4期454-457,共4页World Clinical Drug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欧人才项目”(8201101090)。
摘 要: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本病早期诊断并早期驱铜治疗,可阻止并逆转其临床症状,减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延长生存期。在过去几十年,青霉胺一直是HLD临床驱铜治疗的首选药物。现通过1例快速进展的HLD病例,对脑型HLD以青霉胺作为起始治疗的临床预后及其可能的病理机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分析。该患者给予“青霉胺”作为初始治疗后,锥体外系症状进行性加重,直至不能行走,后予“二巯丙磺酸钠”及“二巯丁二酸”序贯治疗,随访2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此病例提示青霉胺作为脑型HLD患者的初始治疗,可能加重患者的神经症状,且该症状加重不易改善,故青霉胺不适用于脑型HLD患者的初始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8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