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元泰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人文天下》2022年第5期80-86,共7页
摘 要: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哲学实质性地参与了鲁迅生命哲学观的建构过程,以此为理论背景,比较鲁迅与意志哲学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思想,有助于揭示鲁迅生命哲学立足点的形成。通过考察“时间观”和“一与多”两组概念,可以发现鲁迅对时间的两种体认,对群体中个人位置的三种认知和四种互不相同的鲁迅形象,但两种时间观、三处生命位置和四个形象都被鲁迅一一否定。最终,鲁迅在消极意义上找到了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依据的稳定“实有”——生命本身,作为其生命哲学观的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