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肾内科,雅安625000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2年第5期454-45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基 金:雅安市人民医院科研项目(No.ysy2019001)。
摘 要: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非透析患者的贫血患病率约为51.5%,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患病率可达到98.24%[1,2],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手段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治疗。尽管大量研究证实了rHuEPO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但尚有约5%~15%的患者疗效不佳,出现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3,4]。此类患者长期贫血,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5,6]。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寻找有效治疗靶点,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罗沙司他是全球首个针对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氧传感途径开发的创新药,既往研究证实该药对大部分肾性贫血均有显著疗效,但对EPO抵抗的肾性贫血的疗效国内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总结分析6例rHuEPO治疗失败的肾性贫血患者口服罗沙司他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该药治疗EPO抵抗的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