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上海市肾脏移植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 张雷 吴建永 王长希[4] 崔瑜 肖漓[5] 郭晖[6] 傅茜
机构地区:[1]不详 [2]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上海200433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杭州310003 [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广州510080 [5]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7]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第26期1973-1981,共9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上海市医疗质控中心工作经费[沪卫计医2018(46)、2019(16),沪卫医2020(65)];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共享阳光重大疾病临床科研合作项目(G-X-2019-0101);上海长海医院“234学科攀峰计划”(2019YXK002)。
摘 要: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严重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是后期AMR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应对这一重要临床瓶颈,提高我国肾移植长期存活率,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和上海市肾脏移植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外最新进展,结合我国肾移植临床实际撰写了初稿,广泛征求国内本领域专家修改意见后统稿完成本共识。共识围绕降低dnDSA的产生风险以预防后期AMR、定期检测dnDSA并通过病理诊断及时发现后期AMR,以及后期AMR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相关专家推荐意见。
关 键 词:肾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长期存活 专家共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