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时期中共党内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两种理解  被引量:2

Two Types of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m in the Early CP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旭铎 ZHAO Xu-duo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2]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心,100080

出  处:《史林》2022年第2期96-110,221,共16页Historical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式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1919—1949)”(项目批准号:21CZS050)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党内对于如何在中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党内多数成员认为,议会政治与选举活动不过是当权者与资产阶级迷惑平民的陷阱,因而革命者绝不可参加政府或议会,也不应与其他政治势力发生关系,而应该以无产阶级的直接行动推翻现政权。在广州的谭平山与陈公博则强调工人参与现实政治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认为民主选举与地方自治能够促进工人阶级意识的启蒙和政治能力的训练,从而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奠定基础。本文认为,党内多数成员对列宁与布尔什维克的激进化解读受到了来自美国和日本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影响,而谭平山与陈公博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理解则与德国社会民主主义有关。本文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置于全球左翼思想史的框架中,借此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地域语境下多元化解读的可能性。当我们将两种革命想象放置在二者所处的具体政治与社会情境中体察时,二者的主张就都变得容易理解了。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 rethink the early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lobal leftwing thoughts and diverse Chinese regional contexts. It contends that the mainstream radical understanding of Lenin and Bolshevism was affected by th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narcho-syndicalism and by contrast the mild perception developed by some,who stressed that Chinese workers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real politics,was obviously relate to the German social democracy.

关 键 词:议会政治 直接行动 无政府工团主义 谭平山 陈公博 

分 类 号:K26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