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FOV、NIPPV、NCPAP疗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莹莹[1] 戴立英 朱峰[1] 许红 马晓洁 张朋[1] 黄金[1]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安徽宿州234000 [2]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出  处:《山东医药》2022年第18期72-76,共5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安徽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1704f0804002);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9xkj244)。

摘  要:目的观察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疗法、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疗法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出生胎龄28~32周的RDS早产儿101例,其中NHFOV组33例、NIPPV组34例及NCPAP组34例,三组均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在此基础上NHFOV组、NIPPV组、NCPAP组分别采用NHFOV、NIPPV、NCPAP无创通气方法。观察并记录三组治疗前及无创通气治疗1、6、24 h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P/F;记录三组无创通气过程中PS使用情况、无创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及频繁呼吸暂停发生情况,观察三组患儿鼻损伤及肺气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NCPAP组比较,治疗1、6、24 h时NHFOV、NIPPV组患儿PaCO_(2)降低,PaO_(2)及P/F比值升高(P均<0.05)。与NCPAP组比较,NHFOV、NIPPV组患儿PS应用情况及有创通气例数例数少(P均<0.05)。三组总用氧时间及无创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患儿鼻损伤、肺气漏、腹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NCPAP比较,NHFOV、NIPPV用于RDS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的氧合、减少CO_(2)潴留、减少外源性PS使用及有创通气使用,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关 键 词:机械通气疗法 无创通气疗法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疗法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 呼吸窘迫综合征 

分 类 号:R722.6[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