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谈际尊[1,2]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 [2]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中国德育》2022年第14期22-26,共5页Moral Education China
基 金: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和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度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道德生活形态变迁研究”(19AZX015)研究成果。
摘 要:网络化生存方式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但也对人类共同体赖以存续的道德秩序造成空前挑战,培育健硕的公共理性成为网络世界治理的紧迫课题。针对“互联网之恶”背后设定的非理性的道义性价值,以及由此造成的道德生活部落化、极端化和伪善化的倾向性问题,亟待开启一条道德理性养成的开放性通道.以此推进网络公民公共伦理意识的培育,营造出清朗的网络秩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