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秀梅[1] 李晓楠 林春宇[1] 薛诚 陈睿姝 鹿守本[3]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青岛266100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岛266100 [3]国家海洋局,北京100860
出 处:《生态学报》2022年第13期5543-5557,共15页Acta Eco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6221,42176126);国家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项目(CAMA201817)。
摘 要:生态足迹是评估人类活动下生态可持续性的有效工具。基于1999—2020年CNKI中文核心期刊与1994—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有关生态足迹研究文献共5104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中外研究高频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及突现词时间分布科学知识图谱,梳理中外生态足迹相关研究演进路径、基本理论框架与动态前沿。研究结果表明:(1)中外生态足迹研究演进路径均可分为三个阶段,但演进方式有所差异,且国内研究较国外相对滞后;(2)中外生态足迹研究均已形成以生态足迹模型方法为工具、以足迹测算为基础、以生态安全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基础框架体系,国外侧重基础框架构建、宏观尺度研究与微观机制分析,国内侧重模型和方法优化与外部环境分析;(3)当前国外前沿方向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验证研究与生态网络分析,国内为碳足迹和水资源足迹的测算、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下的自然资本评估以及生态补偿问题。
关 键 词:生态足迹 科学知识图谱 研究框架 比较分析 CITESPACE
分 类 号:X32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