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强化术单侧穿刺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博[1] 

机构地区:[1]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22年第4期604-606,共3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基  金:湖南省卫生厅课题资助项目(编号:B2016158)。

摘  要:目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主要治疗方式是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1-3]。相对于双侧穿刺而言,单侧PVA技术操作时间短、辐射暴露量少、局部损伤小、费用低,且临床效果不亚于传统双侧椎弓根入路[4]。然而,单侧PVA骨水泥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患者术后脊柱受力不均发生脊柱不稳与坍塌[5]。有学者也曾报道,单侧椎弓根入路PVP对神经根刺激较频繁[6]。近年来,为实现单侧穿刺椎体强化术骨水泥的均匀分布,国内外术者已开展单侧横突-椎弓根穿刺、改良穿刺、可控弯针穿刺等创新,为OVCF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该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其主要发展历程、方法、临床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关 键 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穿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术 局部损伤 脊柱不稳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