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宇 邹湘江[1] LIU Yu;ZOU Xiangjia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出 处:《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52-59,共8页Journal of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基 金:2022年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研究生项目“首都保安业的社会治安治理协同困境与联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CSS2022ZSS04);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调研项目“保安业协同社会治安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项目编号:2022yjsdy010);2021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冬季运动场馆主要安全风险及安保策略研究——以北京冬奥会为例”(项目编号:2021yjsky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保安业作为市场化的社会治安治理主体,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保安业协同社会治安治理,不仅能够拓宽社会面的治安治理渠道,也能缓解政府的治安治理压力,进一步优化社会治安治理共同体的结构。囿于保安业内外环境的体制性障碍、“被标签化”的认知性偏差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性短板等因素,我国保安业治安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效益低下,难以发挥协同社会治安治理的积极作用,应从重构全方位的社会制度环境、援用符号资源打造职业情感认同、培育行业核心职业技术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优化保安业协同社会治安治理的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