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鹏进[1] 王学梦 HUANG Peng-jing;WANG Xue-meng
机构地区:[1]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法学与社会学教研部,浙江杭州310024 [2]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出 处:《公共治理研究》2022年第4期58-67,共10页PUBLIC GOVERNA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民居住渐进城镇化方式研究》(编号:19BSH037);杭州市委党校与杭州萧山区民政局合作项目《萧山区创建浙江省社区治理与服务试验区》课题成果。
摘 要:所谓乡村积分制治理,即以量化积分形式,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评价,以扬惩良莠,强化乡村规则化治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方式,积分制治理具有治理内容标准化、治理过程程式化、治理方式奖惩化与治理绩效通兑化等特征。积分制治理有助于重建村社黏性、塑造村庄规则之治、激活村庄德治传统,还有助于助推乡村的数字治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困境:规则化治理方式与不规则治理事务之间存在矛盾,奖惩化治理导致居民公共道德理性消解,积分通兑引发对积分适用范围的争议,激励递减导致积分治理难以持续。这些困境提示我们,推进乡村积分制治理创新,要注意乡村治理自身的特殊性,避免国家治理方式的简单“嫁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