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赋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多方协商与社会治理  被引量:2

Community Empowerment:Multi-Party Consulta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in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吴世旭(译)[2] Valdimar TrHafstein;Wu shixu

机构地区:[1]冰岛大学社会学、人类学与民俗学学院 [2]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4期34-58,共25页Folk Culture Forum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改变了人们与其地方和实践的关系,也影响了地方和实践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既干预社会生活管理又与其保持一定距离的手段,政府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等手段在社会领域采取行动,界定并划分社区,使社区本身也得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保护、建档、研究、促进、教育和振兴计划及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则提供了工具和技术,使社区可以用它们来组织自己,来引导其成员的行为,并在当代多元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赋权社区的目的是把特定的关系和权威组织成相对稳定的单元,使其能够用一个声音说话,但这也会淹没不同的意见。--译者。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社区赋权 协商 社会治理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