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参考”的民俗学--基于抗日战争时期大夏大学贵州民俗调查的讨论  被引量:4

Folklore as"Policy Reference":Advice and Consultation:Discussion on Guizhou Folklore Investigation Practice of Great China Universit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继富[1] 赵尔文达 Lin Jifu;Zhao Erwenda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4期102-111,共10页Folk Culture Forum

基  金: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编号:16ZDA162);2020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乡风文明情况调查研究”(编号:2020ZC081);2020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贵州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0QN047)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包括大夏大学在内的大量学术机构和组织为避战乱迁址西南地区。大夏大学学人将民族国家命运与自身学术目标紧密联系,以“民俗”为对象在贵州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并从研究方法的多元倡导与运用、西方思潮的引介及学术传统的延续、“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认同等维度增加了各兄弟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拓宽了我国民俗学研究范围,为当时贵州发展发挥了建言资政的作用。这种回应现实需求的学术研究理念,在当下人才培养系统化、知识体系创新化、多学科交叉协同化的新时期,仍具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 键 词:大夏大学 社会研究部 民俗调查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