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春宁[1,2] 陈涛 Guo Chunning;Chen Tao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2年第8期30-35,共6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2022年度“种子基金”项目“多模态民族志与数字记忆学科交叉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幻电影在映射冷战对峙和后工业文化的同时,呈现了“超语言转向”的影像修辞。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相关电影作品尤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建构了新的科幻形象,亦开启了后人类身体的神话叙事。本文重新梳理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形象,将其视作一种关于“机器语言”的视听文献与档案。本文把人工智能视作第四层级的符码系统,即“编码之编码”。关注科幻影像中人工智能的语言、修辞、学习和沟通能力,借助控制论的框架理论进行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尝试通过“语言维度”归纳和分析控制论在三个阶段中人工智能的影像特征,即动态平衡、反控制论及虚拟性突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