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慧娟 郭小乐 艾思南 田蕾 刘伟敬[1,2] 王耀献[1,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肾病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年第14期1992-1998,共7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0427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国中医药人教发[2018]12号)。
摘 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透析的首位原因。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探讨一直是中、西医界研究的热点。糖尿病肾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复杂性疾病,其中医病机演变过程有邪伏于里、起病隐匿,邪易壅滞气血、化火蕴毒,邪伏阴分、肾络癥瘕形成,这与“内伤伏邪”的发病特点相吻合。糖尿病肾病抗衰老基因下调及肠道菌群紊乱是风、热等伏邪于内、引邪外发的驱动因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增强、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代谢应激增强是邪气久稽,化火、痰凝、血瘀蕴结的重要环节,而细胞外基质沉积及损伤或多余的产物不能被有效清除引起肾纤维化形成是糖尿病肾病肾络癥瘕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揭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有益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