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份小麦异源附加系种质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Phenotyp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61 wheat addition lines germplasm resourc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全昊 金艳 宋佳静 陈杰 赵立尚 白冬 陈亮[3] 朱统泉 Song Quanhao

机构地区:[1]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2]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墨西哥埃尔巴丹6-641066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16期79-86,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

摘  要:利用小麦异源种质可以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61份以中国春为背景的稳定异源附加系材料,对其株高、穗下节、穗下茎、旗叶长、旗叶宽、旗叶面积、分蘖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不育小穗数、生物量、籽粒产量、收获系数、千粒质量等15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附加系材料与中国春存在不同程度差异,1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02%~43.38%,平均25.17%;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1.62~2.07,平均1.93。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生物量、穗粒数、小穗数、株高、穗下节、穗下茎、收获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但生物量与收获系数呈负相关。对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构成的信息量为总信息量的78.32%。聚类分析成4个类群:类群Ⅰ包含32个材料,占52.46%;类群Ⅱ包含15个材料,占24.59%;类群Ⅲ包含8个材料,占13.11%;类群Ⅳ包含6个材料,占9.84%。各类群之间农艺性状有不同特征。这批异源附加系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作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关 键 词:小麦异源附加系 农艺性状 表型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分 类 号:S512.102[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