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100029 [2]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8期1385-1389,共5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陆廷珍《六因条辨》一书围绕温病时疫展开,书中融汇前贤伤寒与温病论述之长,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但流传却不广泛。本文依照同时期温病大家之论述,遥遵仲景伤寒之意旨,并参当代医家之思辨,从传承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梳理全书内容,发现陆氏师古而不泥古,虽传承伤寒、温病大家之学术,却不将外感病以伤寒与温病的观点截然区分,而是选取“伤寒六经”定病位和“卫气营血”辨浅深的优势,主张将伤寒与温病的思想融合,提出“寒温融合论”辨治外感病的新颖见解;虽传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宗旨,却不仅仅从五行生克等角度入手,而是集病位与浅深为一体,重新梳理外感邪气之传变规律;虽深谙经典之源流,却不奉其为圭臬,批判性地指出疾病之辨的重要性,其“辨病—辨证一体化”的思维模式当下仍极具先进性;虽谨遵《内经》“冬伤于寒”之论,却不赞同“伏寒化温”之引申,认为“不藏精”才是“春必温病”之内涵。此外,本文还将陆氏之见化为己用,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略加发微,以增强其学术思想的临证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陆廷珍 六因条辨 寒温融合 治未病 病证结合 春温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