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学派张元素、李东垣柴胡药论浅析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尹铭 王蕾[1] 周波[1]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301617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8期1397-1399,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2011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107006);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XJ201801)。

摘  要:易水学派医家对柴胡的药用具有独到的见解,拓宽了柴胡的应用范围。通过研究易水学派代表医家张元素、李东垣对柴胡药理、药性与应用的论述,进而突出其对本草理论的传承与发展。结果如下:张元素发扬引经报使理论,指出柴胡归手足少阳、手足厥阴四经,可引药入少阳、厥阴,强调柴胡善除少阳头痛;并完善药类法象学说,将柴胡列入“风升生”药物,认为其法象自然界风气,具有升散生发之性,可治疗脾胃疾病,启后世临证应用。其弟子李东垣倡其说,发扬“风药”,明确提出:柴胡升举少阳之气,引脾胃清气上升,配伍益气药则能补脾胃不足、升下陷之气;依据内经“火郁发之”之理,结合张元素指出的柴胡善去脏腑之火的理论,对柴胡升散之性拓展运用,以柴胡发散中焦郁火;且“风药胜湿”,主张在调理脾胃的同时运用风药,胜湿止泻,兼以升清,柴胡疏泄之功又可助脾运化水湿。易水学派临证使用柴胡频率高而剂量较小,以少量取效,但结合时令用药,春季使用柴胡可稍加用量。诸多临证经验皆有鉴于后世。

关 键 词:张元素 李东垣 柴胡 用药经验 易水学派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