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诊断马尔尼菲蓝状菌病1例报道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增睿 杨霞[2] 宁宗[2]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530000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广西南宁530000

出  处:《检验医学》2022年第7期699-701,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又名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双相性深部致病性真菌,最早在竹鼠的病变肝脏中被分离出来,多分布于东南亚、印度东北部和中国南部[1]。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人群,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可侵犯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目前,马尔尼菲蓝状菌的主要检测方法为血液或组织真菌培养、涂片染色、病理学检查等,由于检出率不一、耗费时间较长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3]。

关 键 词: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高通量测序技术 真菌 骨损害 

分 类 号:R379.9[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