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晶晶
出 处:《文教资料》2022年第9期25-28,共4页
摘 要:与最早一批新诗相比,鲁迅的《野草》构建了更为独特、凛冽的意象,并多用拟人与隐喻的手法,扩展并深化了象征方法的应用,丰富了诗歌内涵.他的象征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感受,而是融合了自己生命的哲学与深刻的时代感悟在内,旨在达成人与人超越文本的灵性沟通,传达所谓"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本文将《野草》中的象征手法表现方式分为隐喻性象征、暗示性象征、超越性象征三个层次,选取不同层次的典型文本进行分析,尝试透过象征的外皮向下挖掘,做出更深层次的解读,总结汲取其独特的意象构建及象征手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