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明权[1] 吴胜军[1] 马茂华[1] 黄平[1] 温兆飞[1] 陈吉龙[1] Lv M;Wu S;Ma M;Huang P;Wen Z;Chen J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400714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8期1443-1461,共19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编号:XDA23040303);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B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1242)。
摘 要:内陆水体(池塘、水库、湖泊、河流)可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其中小型水体(池塘和小型水库)相比大型水体分布更广泛、具有更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因此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和物质循环过程影响不容忽视.然而,因其面积小,在各种资源调查中常被忽略,导致我们对中国小型水体(水体面积<10ha)的空间分布依然缺乏全面的了解,限制我们水资源利用和陆地生源要素通量评估.基于此,以高清遥感图片为数据源,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和人工判别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2018年为基期的全国水体空间信息,并详细分析了小型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面积>1000m^(2)的水体数量是517.8万个,水体(不包括河流)面积17.93万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水体总的岸线长度215.74万km.小型水体(510.8万)占了所有水体数量的98.65%,占水体面积的17.85%,占了所有水体岸线长度的76.4%.降雨量是影响小型水体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直接解释了45%的小型水体空间分布变异.研究结果可为小型水体在碳“源汇”核算、生源要素循环、栖息地保护和水文循环影响等研究中提供数据支持.
分 类 号:X5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