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国泽[1] 张学民[2] 蔡军涛 詹艳[1] 马钦忠[4] 汤吉[1] 杜学彬[5] 韩冰[1] 王立凤[1] 陈小斌 肖骑彬[1] 孙翔宇[1] 董泽义[1] 王继军[1] 张继红[6] 范晔[1,7] 叶涛 Zhao G;Zhang X;Cai J;Zhan Y;Ma Q;Tang J;Du X;Han B;Wang L;Chen X;Xiao Q;Sun X;Dong Z;Wang J;Zhang J;Fan Y;Ye T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3]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北京100085 [4]上海市地震局,上海200062 [5]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 [6]山东省地震局,济南250014 [7]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8期1499-1515,共1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1500103、2018YFC1503506);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编号:IGCEA19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4077、42074086、41674156);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项目(编号:15212Z0000001)资助。
摘 要:地震电磁法作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在地震前兆异常观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可能首先取得地震预测突破性进展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九五”、“十五”计划实施的数字化改造和网络化建设升级优化了原有观测系统,提升了观测数据质量,丰富了地震电磁观测信息,增强了地震电磁异常的分析能力和时效性,为地震电磁研究事业的腾飞和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发射的专门用于地震监测的电磁卫星CSES和建成的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CSELF台网进一步推动了地震电磁异常信息的全时空立体监测和对异常信息的识别和捕捉的应用研究.文章基于几十年来我国观测的大量地震前兆异常实例、物理和数值模拟以及异常机理研究成果,分类梳理了地震电磁异常现象的特点和各种电磁观测方法的优势和弱点.最后针对地震电磁预测研究面临的有关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最新发展,提出了地震电磁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需要攻关的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