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标记理论视角下《月亮与六便士》汉译本风格传译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卫[1] 

机构地区:[1]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四川雅安625000

出  处:《海外英语》2022年第13期9-10,19,共3页Overseas English

摘  要:文学作品的译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能否重现原作的风格。长期以来,大量翻译学家对译作中如何重现文学作品的风格进行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刘宓庆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风格翻译理论——风格标记理论,该理论指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可利用语言学的方法对原作的风格进行分析,进而在翻译过程中作相应处理。风格标记理论可细分为形式标记理论和非形式标记理论。文学作品的风格在表现上往往有极大的主观性与模糊性,这也是当前文学界普遍讨论的热点话题。文章以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三位译者所做的汉译本为例,在风格标记理论视角下,从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个方面比较鉴赏这三种汉译本对《月亮与六便士》原作的风格传译,并基于此论证风格标记理论之于文学作品风格传译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风格标记理论 《月亮与六便士》 形式标记 非形式标记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