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保护性发展中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扬州市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伟忠[1] 陆萌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商学院、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2]扬州大学商学院

出  处:《经营与管理》2022年第8期151-159,共9页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16BZZ056);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Y城历史街区应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研究”(SXYYJSKC202118)。

摘  要:人口过度聚集、建筑密度大、开敞空间不足等问题,在伴随城市化进程中对长年限、窄巷道、多人口的历史文化街区防灾减灾能力发起了新的挑战。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与规划,作为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部分与难点部分,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发展中应给予同样的重视。基于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应急避难供需失衡的现状,立足当前东关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在安全性、有效性、可达性、平灾结合等原则的指导下,选取合适备选应急避难设施点,应用公共设施区位配置模型,以最小化设施点数、最大化覆盖范围、最小化疏散距离等为约束条件,借助GIS网络分析方法等对配置模型求解,进而对东关街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进行优化。

关 键 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历史文化街区 GIS网络分析 公共设施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 

分 类 号:TU984.116[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