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一洲 王艺锦 李彤 闫国跃[1,2,4,5] TANG Yi-zhou;WANG Yi-jin;LI Tong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广西南宁市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瑶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心,广西南宁市530001 [3]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广西南宁市530001 [4]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南宁市530200 [5]广西壮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南宁市530200
出 处:《广西医学》2022年第13期1538-1540,共3页Guang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20BS022);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2021KY0288);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开放课题青年基金项目(2019XK100);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GZXK-Z-20-63)。
摘 要:在瑶医“专方应专病”的前提,以及“治求专方”的原则下,瑶医方剂的命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通过方剂名即知晓该方剂的药物、主药、大致作用及主治,更深层次地理解方剂中的民族文化内涵,笔者通过深入探讨已有的瑶药命名理论和瑶医组方理论,试探索以“瑶医+病名+主药+功效属性”的格式命名瑶医特色方剂,以期为理解和传播瑶医医学方剂提供新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