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瀛璐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第16期80-87,共8页National Humanity History
摘 要:康熙二十九年(1690),北京宣武门外海波巷住着一位人物—时任国子监博士孔尚任。从三年治河生涯上退下来后,他就住进了这座由清初文学理论家王士被题名的“岸堂”里,除了往返国子监工作两点一线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太平院(梨园)。孔尚任看戏,多半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打磨自己的戏剧功力。当他发现南雅小班因为没演《招魂》一折而让《楚辞谱》的效果大打折扣时,便立定决心,要写一部能够“列之案头,歌之场上,可感可兴,令人击节叹赏”的双响杰作。十年后(1700)的正月初七,红日映雪,气氛正好,52岁的孔尚任邀上十八友人齐聚岸堂,见证《桃花扇》首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