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神经外科,衢州324000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年第8期1131-113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脑出血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的风险高,常发生于脑出血后早期,显著增加病死率[1]。预防静脉血栓事件可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由于脑出血术后患者意识障碍重,入住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以及偏瘫导致机体运动功能障碍,诸多因素导致DVT的发生率更高。一直以来,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基石[2]。虽然有文献认为低分子肝素是相对安全的[3],然而存在使用LMWH后增加再发脑出血的顾虑,导致临床治疗中仅有不到20%的患者接受抗凝治疗[4,5],大多仍采用无创的间断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来预防DVT的发生。故本研究观察了LMWH预防自发性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比了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LMWH和单纯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预防自发性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取得患者同意(伦审D第2021-08-100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7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