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业燊 何鹏程[1] 谭宁[1] 刘远辉 Zhang Yeshen;He Pengcheng;Tan Ning;Liu Yuanhui
机构地区:[1]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州51000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年第7期892-89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基 金: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8180021387)。
摘 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肌再灌注治疗是AMI最重要的处理措施之一,包括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可最大限度挽救缺血心肌,缩小心肌梗死(心梗)范围,降低心梗后的死亡率。然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可显著增加AMI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研究表明[1],50%的心肌梗死面积是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MIRI的发生涉及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内皮功能障碍、微血栓栓塞等[2]。截止目前,MIRI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尚无有效防治MIRI的方法。因此,探讨MIRI的发病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血栓栓塞 心肌梗死面积 细胞内钙超载 外泌体 内皮功能障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再灌注 非编码RNA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