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荣卓[1] 车一頔 CHEN Rong-zhuo;CHE Yi-di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26-32,共7页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阶段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机制研究”(21BKS129)。
摘 要:在乡村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农民内生能力不足和农民组织化的问题。在探索乡村振兴的实际路径方面,离不开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制度化的探讨和分析,本文从利益激励与农民内生动力之间关系梳理切入,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市场导向的乡村振兴路径如何最大程度刺激农民行为,并且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最大程度重合时,处在利益共同体内的农民会激发公共参与的内生动力,进而实现农民组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家力量和村民自治权力的实施,重构农村场域内的治理结构,将利益共同体通过制度规范促成治理共同体,实现农村制度化建设。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试图总结提出“经济激励、利益聚合与制度治理”的激活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解释利益共同体向治理共同体的转型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