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广聪
机构地区:[1]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127-128,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并且设定了六项具体要求。与修订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规定相比,这一原则在明确“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子特殊、优先保护”基础上克服了以往局限于成年人视角对未成年人进行利益规制的惯性思维,强化了与尊重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的联合国公约精神的对接。可以说,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这一国际通行的少年司法准则具有一致性,有力地实现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全方位、实质化的本土转化。
关 键 词:联合国公约 《未成年人保护法》 司法适用 实质化 未成年人 司法准则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身心发展特点
分 类 号:D922.183[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6[政治法律—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5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