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浙江创伤外科》2022年第4期670-671,共2页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摘 要: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行脊柱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浅部感染n=24,深部感染n=28),同期选择50例未感染者为对照组。统计感染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比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 450例患者中有52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1.56%,共分离病原菌78株,以革兰阴性菌(56株)为主,占比71.79%;观察组术后1d、3d的炎症因子(TNF-α、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深部感染者术后1d、3d的TNF-α、IL-6、CRP水平高于浅部感染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切口感染者的炎症因子明显升高,其水平与感染深度有关,革兰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密切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可评估感染情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