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艳红[1] 刘力臻[1] 廖安勇 Chen Yanhong;Liu Lizhen;Liao Anyong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春130117 [2]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长春130117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22年第6期119-128,共10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课题项目(18VSJ045)。
摘 要:自2011年开始,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双边贸易、投融资领域开展本币结算,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却未取得明显进展。基于货币供给和需求角度,对其中的障碍因素进行剖析。从货币供给角度来看,人民币与美元实力相差悬殊,中亚区域美元流动性相对充足,人民币结算市场有限。从货币需求角度来看,官方层面各国在本币结算合作中存在分歧与博奔,中亚各国政府不会排他性地支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而私人层面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无法有效支撑人民币结算;中亚的美元货币替代,降低了人民币结算的收益;中亚地区部分国家生产力不足、出口产品少,令中国“市场提供者”的角色无法有效发挥,限制了人民币结算。因此,在本币结算的框架下,需要提升人民币交易便捷性,补齐供给短板;增加政府间深化合作,扩大官方层面对人民币的需求;培育人民币结算的市场力量,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合作推动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