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及潜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君伟 董晓阳[1] 汤运梁 王珺[1] 冯珍[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西省南昌市330006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年第8期1137-1141,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60409);江西省教育厅青年项目(GJJ190125);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204202);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19A117)。

摘  要:由严重脑损伤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已引起神经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慢性意识障碍是指严重颅脑损伤后持续昏迷时间超过28天的一种意识状态。重型颅脑损伤后,根据DOC的类型患者可能诊断为持续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或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ness state,MCS)。据报道,美国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已经超过40万,在中国,也以每年10万例的速度递增,在造成巨大社会经济负担的同时也给家庭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如何加快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进程,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成为近几十年来康复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关 键 词:意识障碍 持续植物状态 严重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医学 严重脑损伤 社会经济负担 最小意识状态 

分 类 号:R651.15[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