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机制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晓航 高铭鑫[1] 于洋[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脏外科,100029

出  处:《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8期942-946,共5页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14222);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Z202010025044);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重点攻关项目(首发2020-1-2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0343)。

摘  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和3支病变的有效手段,实现完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是手术的优势和关键所在[1]。而围术期心肌梗死(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raction,PMI)不仅增加了围术期死亡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中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和桥血管再狭窄的发生[2-3]。尽管CABG手术方式日趋成熟和标准化,但PMI的发生率高达5%~30%[4],对于日益增多的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MI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更高[5],且患者中远期预后也不理想[6]。因此,有效降低PMI的发生重在预防。本文对近年来关于CABG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及预测手段作简要综述。

关 键 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术期心肌梗死 预测手段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