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16期3012-301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74例高血压病人,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病人分为单纯高血压组(39例)和H型高血压组(135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9名为健康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D水平,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判定斑块是否形成及斑块稳定性,计算斑块发生率。根据斑块是否形成及稳定性将H型高血压病人分为未形成斑块组(40例)、稳定斑块组(46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9例),比较3组血清D-D、NT-proBN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D-D、NT-proBNP水平与IMT的相关性及不稳定斑块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D-D水平与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血清D-D、NT-proBNP水平、IMT厚度高于健康组(P<0.05);H型高血压组血清D-D水平、NT-proBNP水平、IMT厚度、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血清D-D水平、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形成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D-D水平、NT-proBNP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H型高血压血清D-D水平、NT-proBNP水平与IMT均呈正相关(P<0.05),不稳定斑块H型高血压血清D-D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P<0.05)。结论H型高血压病人血清D-D水平、NT-proBNP水平均升高,两者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关 键 词: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N末端脑钠肽前体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相关性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