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10个杂交玉米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1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10 hybrid maize combinations in Wenshan Prefec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绍斌 钱双宏 蔡世昆 李正润 朱汉勇[1] 唐丽敏[1] 杨童舒 WANG Shaobin;QIAN Shuanghong;CAI Shikun;LI Zhengrun;ZHU Hanyong;TANG Limin;YANG Tongshu

机构地区:[1]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云南文山663000

出  处:《南方农业》2022年第15期171-175,共5页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基  金:云南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子课题(202102AE090023);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专项;文山州“七乡学者”人才培养专项。

摘  要:研究玉米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可为育种中有效性状的选择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对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10个玉米杂交组合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调查各组合的生育期、植株性状、适应性、抗逆性及果穗性状等指标,对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参试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玉米籽粒产量与穗粗(r=0.697^(**))、单穗粒质量(r=0.736^(**))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r=0.555^(*))、百粒质量(r=0.600^(*))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穗粒质量对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698,表明单穗粒质量对产量的提高作用最大。试验结果表明,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尽量选择单穗粒质量大和穗粗较粗的品种,并且要兼顾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生育期、出籽率和穗长等性状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考虑。

关 键 词:杂交玉米组合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分 类 号:S513[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