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晨哲 Li Chenzhe
机构地区:[1]故宫博物院 [2]法国蒙彼利埃第三大学(保罗·瓦莱里大学)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8期88-96,共9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清中前期法国传教士对幼童的传教主要表现为利用中国本土传道员进入育婴堂、寺庙等地给垂死的儿童完成洗礼仪式。天主教传教士强调未能受洗而早夭这一悲剧,认为只有洗礼归化才是真正的慈善行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救婴方式差异巨大。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天主教传教活动在本国政府的庇护下迅速发展,建立教堂、仁慈堂,圣婴会在欧洲各国募集的资金被用以收容弃婴,在华教堂、修会甚至花钱购买儿童。法国教会在华育婴慈善事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救助弃婴的作用,但其目的主要是宗教扩张和文化渗透。同时,对肉体生死、灵魂拯救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中西方巨大的文化鸿沟,最终在晚清紧张的中西关系背景之下,爆发成流血冲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