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玲 程路[3] 王雁 郭伟 汪文雅 李明明 陈二萍 CHEN Ling;CHENG Lu;WANG Yan;GUO Wei;WANG Wen-ya;LI Ming-ming;CHEN Er-ping
机构地区:[1]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02 [2]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14 [3]陕西省气候中心,西安710014
出 处:《陕西气象》2022年第5期35-41,共7页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基 金: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0G-24)。
摘 要:运用2017—2020年5—8月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筛选出对O_(3)日最大8h滑动平均质量浓度(以下用C_(8h)(O_(3))表示)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了近地面C 8h(O_(3))主要气象条件判定标准——高质量浓度O_(3)潜势指数(I_(HPP)),进一步拟合得到汾渭平原夏季C_(8h)(O_(3))多元逐步回归预报方程,并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汾渭平原I_(HPP)由日最高气温(T_(max))、日均相对湿度(H_(R))、日照时数(t)、日主导风向(W_(D))和降水量(P)5个气象因子构成,其值介于-1~6之间,值越大则该日近地面O_(3)超标可能性越大;经检验,C_(8h)(O_(3))多元逐步回归方程预报结果与实况较吻合,汾河平原(特别是运城)预报效果总体较好,临汾、吕梁和西安等级预报效果有待改进;预报检验时段咸阳和晋中等级预报准确率较国家气象中心的指导预报分别上升7.9%和28.9%,说明预报方程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可行性。
分 类 号:X515:P457[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